【浙江担当作为好干部】“家门口的检察官”周锋:铁肩担正义,柔情暖民心
作者:李 灿 阮家骅 发布日期:2019-07-18 19:20 新闻来源: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7月3日7时许,周锋又像往常一样,把车开上高速公路,驶往距离诸暨市区20余公里的枫桥检察室。今年是周锋从诸暨市检察院公诉部调任枫桥检察室主任的第三个年头,他已经习惯了工作场景由从前“检察院-看守所-法院”的三点一线,变成如今的扎根基层、与群众面对面解决法律问题。

“你们原本就是朋友,去年因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感情和各自的生意都受到了不小影响。好在现在成功和解,希望你们今后再遇到矛盾,都能选择用理性的方法去化解。”下午,一场不诉宣告会在枫桥检察室的和解室内进行。周锋宣读完不起诉决定书后,又对被不起诉人和被害人语重心长地“多说了两句”。对于处理这类因邻里摩擦而导致的轻微刑事案件,他已经得心应手,不少百姓亲切地喊他“家门口的检察官”。

熟悉周锋的人告诉记者,周锋自打来了枫桥检察室,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像切换了风格。在此之前,提起这位85后年轻检察官,大家总是不自觉地为他贴上各类“高大上”的标签:“办案高手”——办理签发刑事案件2000多件,无一错案;“公诉好手”——与36名辩方律师连续抗辩两天,最后成功定罪张洲等115人特大网络平台诈骗案;“疑难案行家”——成功追诉漏犯12人,其中6人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网络安全能人”——自学专业计算机知识、钻研犯罪“产业链”,顺利办理公安部督办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

“过去我作为指控重大刑事犯罪的公诉人,一上法庭就必须严肃利索、据理抗辩。而现在,我们更多时候面对的是轻微刑事案件,以及那些需要我们提供法律帮助才能化解矛盾的老百姓,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应该‘转换模式’,以更温和的形象,采取更全面、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周锋笑着说,自己私底下本来就是一个活泼爱笑的人,之所以会给大家感觉转变了风格,是因为基层检察工作不仅要以惩罚显公平,还要以温情暖人心。

“想要群众满意,就必须付诸实际行动,用心回应他们的每一个需求。”去年9月的一个阴雨天,周锋入户走访一位曾经拒绝过调解的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想要了解其中缘由并找出解决方案。对方没想到周锋会冒雨来访,看着周锋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和衬衫,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原来,他是担心指派来的调解员偏心,自己会吃“大亏”,“其实我也想和解,真要是走上了‘对簿公堂’的那一步,大家乡里乡亲的,以后关系就很难弥补了。”

“这点请放心,您可以选择您信赖的调解员!”周锋赶紧拿出准备好的诸暨检察“检调对接和解引导员”资料,递到对方手中,并告诉他这份“调解菜单”是由行业协会、地域商会人员、乡贤以及资深专业调解员组成的,大可放心他们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对方这才打消疑虑,仔细挑选最终确定了两名有30多年调解经验的人民调解员。随后,在周锋主持下,案件当事人双方共处一室,详细沟通赔偿费用等调解焦点问题。两个多小时过去,双方签下和解协议书,当场言和。

“我们进行调解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当事双方的利益和社会关系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周锋告诉记者,除了启动“检调对接”这样的工作程序,枫桥检察室还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少创新举措。例如发现不少案件调解不成的原因是无钱赔偿后,周锋和同事们就找到司法局、社区、企业、公益团体,和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帮教小组,尝试建立“调解+帮教”同步工作机制。“过去,这类案件即便提起诉讼,被害人也很难得到改善性的帮助。案子办结,人的问题却没解决 。现在情况得到了改善,我们可以为当事人量身制定和解帮教方案,将心理疏导、帮助就业、分期赔付等纳入和解帮教协议。”周锋说。

去年10月,由周锋主持建设的全国首个面向农村基层的刑事犯罪警示预防基地——刑事犯罪源头防治中心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从场地选择、场馆设计再到内容布置、基建协调,周锋的电脑里存了55个G的素材。这个位于枫桥检察室的600平米展馆,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了200多起农村基层多发易发刑事犯罪典型案例,以及相关刑事法律知识,老百姓可以随时参观。今年上半年,已经接待数百名村民和50家省内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基层检察室作为检察工作延伸的触角,普及法律知识、预防刑事犯罪、为群众化解矛盾,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几年,周锋的头顶冒出了不少白发,“只要能当好这个‘家门口的检察官’,百姓满意,一切就都值得。”周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