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湖州调研:聚焦检察公益诉讼志愿者工作
作者:楼溟霞 发布日期:2021-06-18 14:30 新闻来源:湖州市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浙江检察网湖州讯    6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一行到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志愿者工作开展调研。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孙颖、二级高级检察官何成林等陪同调研,湖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上葵,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黄辉,民革湖州市委会代表等参加调研。

       张雪樵副检察长对湖州市“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试点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张雪樵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人民群众对于公益保护也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检察机关在安全生产、文物和文化遗迹、特殊群体、公民信息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开展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逐步将新领域纳入公益诉讼范畴,可以说,时代赋予公益诉讼的使命越来越重大,公益诉讼已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成为服务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张雪樵表示,要做好公益诉讼检察,需要持续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发出的每一份检察建议,都要有针对性,不能讲外行话”,而目前,检察机关缺少具备各行业、各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这就需要进行公益诉讼顶层设计的优化,“单打独斗”行不通,迫切需要形成跨区域、一体化合力,“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张雪樵强调,公益诉讼志愿者平台建设需要具备几方面特征。一是开放性。需要一个面向社会招录志愿者的平台,让群众参与进来,通过手机采集公益诉讼线索,并固定证据。目前“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志愿者规模,在线提供线索,而其中的专家志愿者则参与到案件专业知识的讨论中来,成为公益诉讼最强”外脑”。二是数字化。要着力破解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鉴定评估难等问题,借助大数据、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提升办案质效,建设协同化、智慧化、人文化、一体化的公益诉讼体系,为智慧检察、数字法治提供新路径、新思想。三是社会化。“检察机关不能关起门来办案,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公益诉讼的公共利益跟大家相关,做好公益诉讼工作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

      “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汇聚公众力量,开展公益诉讼相关业务,通过注册用户和志愿者,借助平台公益线索提报、评估等功能,提升线索的数量和质量,并结合公益诉讼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逐步建成一支具有专业性的公益诉讼志愿者团队,旨在打造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司法保护新模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公益保护最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会上,市检察院就公益诉讼工作整体情况及参与“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在湖州地区的试点工作情况作汇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检察院与民革湖州市委会积极联系对接,及时了解民革湖州市委会志愿者需求,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角度提出建议;与平台技术人员共同完善系统,为下一阶段顺利接入最高检12309平台做好准备。

       民革湖州市委表示,民主党派以民主监督的方式参与“益心为公检察云”,这既是一次内容上的创新,也是一次形式上的有益尝试。此次把民主监督与“益心为公检察云”相结合,为民主党派精准履职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民革湖州市委将加强与市检察院的互动交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继续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为其他民主党派和全国民革党员参与提供样本参照,形成湖州经验。

       德清县检察院汇报了今年以来与共青团德清县委合作,选聘“德小青”志愿观察员工作情况。依托德清县检察院“名山˙湿地”公益保护基地,组织志愿观察员与青年志愿者参加公益诉讼培训。依托“我德清”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的“随手拍”子模块作为便捷性、实时化的政民互动通道,开发 “巡清记”子模块,通过数字化便捷提升公益保护效率。

       长兴县检察院汇报选聘“益小青”志愿观察员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开招募、聘任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赋予信息员、咨询员、监督员、宣传员四项角色。借助检校合作、部门间资源共享等载体,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助力志愿观察员加快完成角色转变。依托“浙里办”运行载体,探索开展“智慧公益”应用场景建设。

       张雪樵副检察长一行还参观了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实验室、电子证据实验室及院史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