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多部门形成“1+N”合作机制
浙江检察网舟山讯 7月29日,舟山市定海区海岸带公益诉讼保护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成立。该平台建立后,检察机关与各行政部门之间正式形成“1+N”合作机制,构建起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及执法协作等统筹办案的桥梁,为海岸带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再添法治服务“生力军”。
“原来我们就有一个‘护海护渔护岛’的三护平台,现在这个护海阵容更强大了。”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创新实践基地在三护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扩容,协作成员从原有的海洋渔业局、国土资源局等涉海监管机构扩充至港航、自然资源、海事等7部门,以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为契机,共同整治海岸带污染问题,守护“舟山海洋蓝”。
“统筹办案资源和力量后更有利于守护海洋,7月25日,我们就办结了一起非法海上倾倒废弃泥饼的公益诉讼案。”定海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件线索由定海区农业农村局海洋行政执法部门在查获非法倾倒船只后移送。
定海区检察院获得线索后进行立案。经调查,为节约运输成本,舟山市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未取得海洋倾倒许可情况下,指示运输船非法倾倒废弃泥饼,造成相关海域海洋环境污染。
定海区检察院依法对当事人追究其侵害海洋生态环境的公益损害赔偿责任。近日,该案达成赔偿和解,接下来,受损海域将积极开展修复工作。
“之后这样的协作将更加深入。”定海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步定海区海岸带公益保护创新实践基地将纳入所有涉海部门,依托陆上基地和海上基地,监督行政机关加大沿海岸带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实现对破坏海洋生态资源、侵害海岸带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链条式打击。公益诉讼办理范围包括海岸线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海岸附近的油污污染、海上非法捕捞或者非法倾倒造成的海洋渔业资源损害、生物资源破坏和环境破坏和海岸带包含的陆地范围内存在的各类涉海公益损害等四类。
此外,定海区检察院与定海团区委共同组建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队伍,第一批选聘了19名志愿观察员,提供案件线索及相关领域专业支持。市民还可通过12309举报受理热线、登录12309网络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随手拍等方式提供公益诉讼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