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察网海宁讯 “在这里住了快30年了,很有感情,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后使用更安全,我们住着更放心了。”日前,海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前往燃气改造小区对燃气管道整改情况进行现场评议,小区住户毛大爷对回访的检察官热情介绍燃气改造后的感受。
去年10月,海宁市人民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称,海宁市内多个小区户外燃气管道没有设置保护装置及安全警示标志。了解情况后,该院立即组建检察官办案组,并邀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益心为公”志愿者一同前往现场查看。经调查发现,多个老旧小区存在户外燃气管道安全警示标志缺失,管道锈蚀,燃气管道上搭设电线、架设晾衣杆、搁置物品等问题,有燃气泄露、燃爆等风险,安全隐患较大。
今年4月,海宁市人民检察院针对上述问题向监管职能部门制发公益诉讼磋商函,邀请相关部门、燃气经营企业、社区代表等召开圆桌会议,共同探究燃气管道建设源头管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等问题。检察院建议开展老旧小区天然气管道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将户外燃气管道的规范建设及运维养护作为老旧小区隐患排查改造重点,列入全市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任务清单。
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整改,并督促经营企业严格落实运维养护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燃气管网及其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方案,健全管道设施运维养护长效机制。目前已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00余处,13个运行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完成集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