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芸:我始终相信,“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发布日期:2023-05-28 08:59 新闻来源: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浙江检察网杭州讯   2011年,怀揣着对法律的崇敬和对检察的向往,我来到了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公诉部门,400余件案件办理的背后,是成长与蜕变,记录着我检察生涯的第一个六年。2017年转岗到未检部门后,从初出茅庐的未检“小白”到两次作为主讲人带着浙江未检故事踏入央视演播厅,再到参加全国未检业务竞赛获评标兵的过程,是历练与收获,见证着我检察生涯的第二个六年。从检十二年,时光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对法律的坚持和信仰,对检察的忠诚与担当。


怎样让制度更加有效落地?


方芸在普法实景游戏地图前带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


2021年6月,由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率先建立的强制报告制度被写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完善该制度,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

2020年初,我们受理了一起虐待案,被告人长期以针扎、胶带封口等形式对被害未成年人实施虐待,但因为伤势隐蔽,被害未成年人在前往就医过程中,并未引起医生的警觉去触发强制报告制度。我们对类似案件进行了梳理,针对医疗系统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虐待等侵害情形一次接诊难识别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并进行了归纳整理。

如何让问题的发现更及时更精准?我们与卫健部门联系,沟通建立了“强制报告周报”数字模块,实现异常数据及时归集以及相关诊疗记录一键调取;同时,针对该问题多次和卫健部门对接,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强制报告”识别指标,并在系统中嵌入,对于身体伤害不明显的未成年人多次就医的,系统会自动系统也会综合其验血、体重等指标变化,结合其营养状况、身体伤害程度等,综合研判并自动触发强制报告,实现了从“个体自觉”到“制度必须”再到“数字预警”的三次转变。

目前,我们已依托该数字模块该锁定异常诊疗数据11条,刑事立案1件、民事支持起诉2件、制发督促监护令案件4件,相关案例入选杭州数字检察典型案例汇编。


把孩子交还给家长,还是让孩子留在福利院?


2021年2月,一起看似简单的盗窃案,将一个破碎的家庭展现在我面前。6岁的女孩姗姗,因为妈妈多次盗窃被抓,被迫辗转待过多个福利院,看上去总是笑眯眯的孩子,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福利院度过的。

根据法律规定,依法可以撤销珊珊妈妈的监护权,检察机关对此可以支持起诉。是直接把孩子交还给如此不负责任的家长,还是撤销家长的监护权,让孩子留在福利院?我辗转反侧。

“姐姐,福利院就是我的家,但我还是很想妈妈。”征求孩子意见时,她对母爱的渴望让我动容。我们委托司法社工进行社会调查,会同民政、妇联经过审慎评估,决定尝试给这位不称职的妈妈“强制补课”。发出督促监护令、制定分阶段针对性的指导方案、量化考察家庭教育参与度和监护情况改善度、家访观察员动态观察情况……长达半年的指导教育,我们可喜地发现了妈妈的转变,开始主动融入家庭,关心孩子。这次大胆的尝试,成功挽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该案也被最高检、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典型案例,登上了第二届浙江检察机关案例讲述会的舞台。

为了挽救更多的类似“问题家庭”,我们以此案办理为契机,联合多部门制定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与监护考察工作的相关实施办法,开发“向阳守护•未检亲职教育工作系统”,构建“附条件不撤销监护权、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分层衔接的监护监督体系。截止目前,已发出督促监护令42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93人次,帮助40多个家庭“让爱回家”,相关工作系统已纳入省委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3”。


如何让孩子们听得懂 记得住 用得上?


方芸在央视《守护明天》栏目中讲述浙江未检办案故事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我和孩子们在法治课堂上互动的一张照片作为“浙江元素”之一,在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展出,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身为未检检察官,不仅要“惩治已然”,更要“防于未然”,讲好法治第一课,是必须,更是责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特殊学校开展宣讲,与往常结束后孩子们总是热闹地围着我不同,这堂课在和手语老师的合作下完成后,大家都很安静。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一个女孩害羞地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姐姐,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着孩子躲在门边用特别热切的眼神望着我,我明白,我们身上肩负着的是孩子的信赖与认可。

6年来,80多所学校,180余场法制讲座,10万多的听众。我和同事们从一起起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入手,挖掘预防点,反复打磨,制作“向阳花法治微课”14门,4门被省检察院作为全省普法教材推广。我们还致力于让普法宣讲“走出课堂”,与团区委、社区合作,共同设计“向阳花”沉浸式普法实景游戏地图,通过搭建“家门口”普法实景,实现普法从单项输出到互动体验、亲子共学的转变,让家长和孩子们在亲子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共同提升法治素养,被确定为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

2019年、2020年,我有幸两次走进最高检和央视联合制作的《守护明天》栏目,作为主讲人,为全国观众讲述浙江检察的办案故事和经验做法。特殊的跨界经历让我收到了比以往法治课更多的反馈信息,其中有一条——“方检察官,你做的工作太有意义了!我想报名当志愿者”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为未检检察官,应该做的和能做的,还有更多。


新时代的未检人该如何履职?


方芸的普法照片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展出


“新时代的未检人该如何履职?”——这是今年全国未检业务竞赛的策论题,也是我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近6年的未检生涯中,我看到过16岁的少年孤身外出打工,和同乡一起混迹酒吧、打架斗殴,没有家人管;也看到过12岁的留守女童,被邻居性侵近一年无人发现,直到医生报案……涉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是重要的司法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案件背后反应出的家庭监护、社会治理等多方面问题,如果不及时寻找破解之法,开展溯源治理,类似的案件还会发生。

在办案中,我们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难点、堵点,以依法办案、能动履职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实施以来,面对未检四大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改革变局,积极主动应变、深化贯通机制,探索变革传统刑事审查模式,构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风险溯源机制、类案分析倒查机制,打破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各管一块的“业务围墙”,一体推进线索发现、调查取证、综合治理等工作,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强制报告制度、创新构建监护监督体系、探索公益诉讼观察员出庭作证模式、公益诉讼赔偿金委托代管模式等。我带队办理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督促监护案、强制报告追诉虐待女童案、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儿童口罩融合式监督案等,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10件次,获评浙江省优秀办案检察官。

这次全国未检业务竞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系统学习、总结提升的机会。600多天的工学同步、4天的紧张赛程,检验的正是新时代未检人应有的综合素能,也让我对新时代未检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备赛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学习资料越看越“厚”,这“厚”的背后其实是未检工作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背后正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新需求、新期待的有力回应。这次竞赛内容也凸显了“全面”二字,审查报告既有对刑事业务的考察,也有对融合履职能力的检验,策论、答辩、宣讲等题目涉及到党和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相关部署、涉未成年人犯罪新态势等,启发我们深刻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全面感受新时代未检工作的价值。通过此次竞赛,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亟须补齐短板,适应未检履职的“全科医生”要求,以更专业的素能、更实的举措守护好“国之未来”。

回到岗位上,每一起案例的背后可能都是一个社会问题,于我们未检人而言,这就是一份责任。我始终相信法律是一束光,会为孩子照亮“隐蔽的角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点亮一束束微光,追光而遇,终将造炬成阳。


方芸简介:获评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第一名、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浙江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浙江省优秀办案检察官,入选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