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检察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高低,直接决定着公平正义这一司法目标能否实现。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道德约束,亦需要制度规制。高检院发布《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下称《基本准则》),将检察职业道德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对于坚定检察官职业信仰和道德追求、规范检察职业道德行为、加强检察队伍科学管理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细化量化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全面提升检察官素质,树立检察官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深刻认识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具体到检察官职业道德,则是指检察人员在司法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伦理上调整检察机关同国家、法律之间,检察人员同检察机关之间、检察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检察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享有独立地位,承担追诉犯罪,保护国家、公民权益的责任,拥有较为广泛的起诉裁量权。细化检察官职业道德内容,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养成,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是提升队伍素养,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需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完成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对检察队伍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2)致力于社会福祉。检察官职业应是一个对社会负责并尽职的群体,为社会服务、维护公平正义应成为其核心理念、价值追求。(3)实行自我管理。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专业性的要求,也是社会赋予的特权。(4)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检察职业道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检察官职业上述的这四个特有品质密切联系。我们要不断推出新举措新载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促进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2、是履行检察职能,强化法律监督能力的需要。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力由具体的检察官个人针对个案行使,检察官的敬业精神等道德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监督的力度和效果。监督者应当比被监督者更公正,这是实施有效监督的一般条件。学界一位权威专家曾说:“公民是否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与检察官的形象相关;国家的法治秩序状态如何,与检察官能否公正执法相连。检察队伍公正执法的形象一方面影响公民法治理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影响国家的法治秩序状态。”
3、是妥当行使裁量权,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的需要。我国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行使追诉权力过程中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既是法律不能包罗万象的无奈选择,也是对执法主体自律性的信赖。裁量的过程,是检察官运用知识、经验、道德素养、良知对具体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判断的过程。在办理不批准逮捕、不起诉等检察裁量权较大的案件中,处分的合法性和妥当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素质。检察官的敬业、公正程度,直接关系司法的品质。如果检察官辜负这种信赖,无疑会降低检察工作的公信力。
二、立足道德养成,提高检察官道德素质
1、不断强化检察干警的政治信念。检察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检察官,必须首先弄清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为此,我们把政治建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干警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努力在执法思想、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各方面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2、营造检察职业道德建设良好氛围。检察官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逐步形成。《基本准则》的各项规定,基本上是检察官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品行要求、工作目标和行为方式。因此,要与检察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舆论和评价氛围,使恪守检察官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风尚。着力把职业道德建设融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检察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熏陶、渗透、潜移默化作用,切实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以舆论的力量、评价的作用、环境的熏陶和氛围的感染,影响、促进检察官自觉将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约束自己。
3、践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新理念。和谐语境下提出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注重以人为本,讲求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执法方法和执法艺术的升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牢固树立执法新思维,努力践行执法新理念,以服务的执法意识、平静的执法心态、良善的执法举措,实现公正的执法结果,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目的。
4、领导干部要做检察道德建设的楷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不但负有组织领导、推动落实的责任,还负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做到自身正、自身硬,以良好的品行和人格魅力作出表率,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作出榜样。
三、健全管理机制,用制度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1、健全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推进执法能力建设。把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内容,通过举办职业道德培训班和报告会等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基本准则》,把“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八字检察官职业道德铭记于心,自觉作为行为准则,严格恪守。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剖析案例以案论德、设定专题集中研讨、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反面事例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深刻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恪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提高教育效果。同时。于在职培训中,通过某些科目的设置,扩大检察官对经济、社会各种问题的了解和接触,让检察官全面理解和重视社会多元价值和多元化在社会结构中的组成,防止司法专断。
2、健全职业道德评价制度,加强经常性管理。检察官道德素质的提高既要靠引导和舆论评价,也要靠管理,坚持自律与他律、自我约束与外部约束相结合。把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将检察职业道德要求融入执法办案流程、岗位职责和办案质量标准之中,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考评,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动态管理、实时监督和科学考评;要将职业道德纳入岗位目标管理和考核考评体系,制定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对恪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评;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以党建促进职业道德建设。
3、健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引导检察官加强道德修养。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突出以德为先,把道德标准作为晋职晋级和提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提拔政治坚定、人品好、能力强的干部,促进检察官恪守职业道德。建立和完善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将检察人员践行职业道德的情况纳入干警执法业绩档案,作为对检察人员年终考核和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4、健全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保障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将职业道德建设与纪律作风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道德惩戒制度,在全院形成 “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涵盖业务、队伍和执行力三个层面的检务督察体系,业务督察方面,重点加大对不捕、不诉、刑事和解等十类案件的督察,每季度在全院进行案件质量讲评;队伍主要对干警纪律、作风、廉政方面进行督察;执行力督察,在院务会上明确工作任务的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等,并通报工作的完成情况。大力推行“阳光检察”,切实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赢公信。
(作者单位:义乌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