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昌素有东南眉目之雅称,是山水诗词的端源、佛茶经济的滥觞,亦是人民政权第一位检察长梁柏台的故乡,法治文化底蕴深厚。新昌县检察院是绍兴地区最小的基层院,仅有60名在编干警,但人才济济,有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全国检察机关模范检察官、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检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等。近年来,该院汲取地域精华,提出“小而新、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实”的文化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型理念、特色品牌、优质团队、实效廉政建设,着力形成一个具有新检特色的检察文化体系,打造一批文化建设亮点工程,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逐步走出一条“抓文化建设、带队伍素质、促业务提升”内涵式检察发展之路。2014年8月以来,该院共有13人次先后获得全国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优秀奖、全省检察机关普通期刊优秀成果二等奖、践行绿色司法羁押必要性审查精品案件、服务非公经济精品案件等省级以上表彰和荣誉,共有52人次先后获得县级以上各类表彰和荣誉。
一、以提升思想“高度”为宗旨,强化新型理念建设
新昌县检察院党组始终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检察工作整体部署中来思考谋划,把握时代脉博,找准文化定位,不断更新理念文化。一是提练新昌检察精神。为更好地激发新检干警潜能,该院结合新昌精神提炼出“崇法、守正、求实、创新”新检精神,激励干警以高昂的斗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破解检察工作难题,促进检察工作规范创新发展。从健全组织架构入手,形成检察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政工部门负总责、各部门共同协作的文化建设新格局,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二是严格意识形态管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价值引领、思想引导和阵地管理,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党组书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主动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情亲自处置。充分利用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院务会以及周一夜学时间,召集全体干警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形成“全院一盘棋”的良好态势。三是重视文化阵地建设。院史墙、荣誉墙包含新昌检察恢复重建以来的内容,历任检察长、历经办公地点、历次同事合照、历年荣誉表彰,都清晰明了地向干警展示新昌检察数十年的风雨兼程以及新检人砥砺前行的良好精神面貌。阅览室有图书600余册、杂志30余种,藏书丰富;健身房能打乒乓球、有多种健身器材,设备齐全;干警风采墙有定期更新的活动剪影,精彩纷呈。该院“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越来越浓厚。
二、以拓展业务“深度”为目标,强化特色品牌建设
通过文化建设凝聚合力,把文化建设贯穿到检察业务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发挥检察职能优势,拓展范围,延伸触角,实现特色亮点品牌文化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一是形成新检党建优势品牌。该院机关党委委员均由主要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担任并兼任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主动融入部门业务工作、全院重点工作。自觉树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意识,健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院领导上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立“一月一示、一季一论、一年一得”六个一学习机制。建成集党章党规制度上墙、党建特色品牌、阅读休闲于一体的“升级上档版”党员活动室,让党员活动室成为党员之家、先进文化碰撞地以及交流沟通平台。自建成以来已接待前来调研指导、参观学习的县级以上单位和个人30余次,300余人。二是创建新检宣讲特色品牌。该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理念,创建“全员法治宣讲”新模式,形成以院领导为主力的保障换届选举、以刑检线员额检察官为主力的服务非公经济、以未检办为主力的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和面向县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的刑事犯罪防治四个宣讲团。创新宣讲模式,各宣讲阵营启动“订单式”宣讲,为各宣讲单位量身定制所需课程。在宣讲现场同步开展反馈调查,以量化考核的方式确定各宣讲团队的宣讲质量,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60多场,听众超9000人次。三是打造护航经济亮点品牌。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新昌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小县大科技”“科技强县”已成新昌代名词。该院结合新昌企业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针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高发频发在全省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制定工作意见,召开联席会议,成立工作室,建立办案团队。对特定涉案企业轻拿轻放,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推行捕前、诉前走访制度,走访涉案企业、听取意见,妥善处理严格依法办案和护航企业发展关系,防止对企业发展造成二次影响。
三、以增强队伍“力度”为重点,强化优质团队建设
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倾力打造多支凝心聚力、争创一流、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着力抓好检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成立新检青年群英团队。全院40周岁以下的全院青年干警均为成员,为挖掘干警特长、培育团队精神,定期组织检察沙龙、辩论演讲、文书制作等业务竞赛以及书画摄影、运动会、迎新晚会等文体活动,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使青年干警在业务竞赛中不断精益求精,在文体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在检察内外网开设检察文化专栏,运用多媒体平台,让青年干警以文会友、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研讨工作,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正确导向,提振进取精神。二是组建天姥剑多媒体工作团队。这支成军三年、平均年龄仅28岁的队伍,来自不同部门,是新昌检察“两微一端”的掌舵者,团队始终以“科学严谨,权威发布检察信息;热情服务,及时服务群众咨询;普法宣传,防控社会刑事风险;树立形象,展现检察干警风采”为自身工作职责而奋发进取。团队始终以创新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在新媒体岗位上倾注热血青春,从策划到撰稿,从摄影摄像到编排发布,均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该团队先后被获得全国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优秀奖、被评为市级、县级共产党员先锋岗、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创立新苗未成年人工作团队。新苗团队在谦抑宽容的司法理念指导下,坚持“教育为主,感化为辅”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工作要求,致力于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团队、传递真诚法治温暖、挽救稚气迷途少年等方面工作,以检察职能为依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位一体同步推进规范办案、犯罪预防、场所建设,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为每个折翼天使重回社会不断努力。
四、以锻炼作风“纯度”为要务,强化实效廉政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上级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党风廉政、作风纪律建设工作,确保廉政教育文化建设有力度、有实效,该院多次被评为绍兴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一是夯实责任营造氛围。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工和任务分解,把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突出分层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在新昌检察内网开设“廉政园地”栏目, 在机关大楼内建设“廉政文化走廊”,向每一位干警传递“扬正气、促和谐”等廉政理念。二是监督经常化。每年对办案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对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办理的不捕、不诉案件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重点评查。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巡查组进行巡查,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向院党组提交专题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聘请执纪执法监督员,通过公开审查案件、列席有关会议、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对干警的执法行为和工作作风的监督。三是廉政教育日常化。对新提拔的干部、新进人员、临聘人员进行作风效能建设规定、检察人员纪律规定等内容的廉政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讲规矩、守纪律”的意识。组织干警参观梁柏台烈士史料陈列室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从中陶冶干警的情操。组织全院干警观看《镜鉴》、《郑义门》等警示教育片,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拒腐防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