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察网三门讯 利用免密支付功能,被告人赖某等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竟盗刷16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1200余万元。近日,经三门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主犯赖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以盗窃罪判处谭某等18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各被告人均未上诉,目前案件已判决生效。
提供了收款码,为何却被扣了钱?
“我是一家蛋糕店的老板,这天我收到一个人添加我微信好友要订做蛋糕,我没多想,就做了,哪知在交货时我不仅没收到对方的货款,反而被莫名其妙扣了几百元?”2023年2月的某天,三门县某派出所接到了被害人陈某的报警,随即公安机关展开侦查。
通过陈某提供的微信号和扣款页面等信息,公安机关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谭某。谭某到案后交代,其平时没有正当职业,自2022年底起,与几个朋友一起开始做起了盗刷商家付款码的“勾当”。他们先在网上购入已实名认证过的POS机,商量好各自的分工和抽成后,便在地图软件搜寻售卖蛋糕、花等货物店铺,通过软件上显示的联系方式成功联系上商家,随后以订做蛋糕等为由添加商家的微信号,等到要交货付钱时则声称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限额,需要通过视频电话扫码支付。商家往往以为只是扫收款码不会造成损失,便掉以轻心,不想却正好掉入犯罪团伙的陷阱。
原来,当手机打开支付软件的“收付款”页面时,最先跳出来的是“付款码”,若要变成“收款码”则需要再切换,谭某等人正是利用这切换的瞬间迅速将商家的付款码截屏,后利用对方手机设置的免密支付功能,用POS机进行盗刷。
“我听别人说现在很多人为了图方便都会给手机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我们就想着能不能靠这个赚点钱。如果一次没截到图就跟商家说没扫码成功让对方再返回刷新,然后再截一次。”犯罪嫌疑人谭某向公安机关供述道。截止案发,谭某通过该盗刷方式共非法获利七万余元。
团伙作案,涉案千万
期间,公安机关根据谭某的银行卡账号和微信聊天记录,发现了其与一名昵称为“教练”的好友,在聊天中多次提到了POS机、转账等敏感字眼,且二人转账记录频繁,顺着这条线索,公安机关成功抓获了“教练”。至此,一起跨区域、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高的POS机盗刷案件渐渐浮出水面。
2023年3月,公安机关将赖某、谭某等人涉嫌盗窃案移送三门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据悉,“教练”本名赖某,是一名POS机商户,2022年9月,其通过网络认识多名想钻电子支付漏洞的下线,向他们提供实名注册好的POS机。下线再利用支付宝、微信等免密支付功能用POS机实施盗窃,赖某从中抽取部分红利,渐渐地,一个以赖某为首的20余人犯罪团伙逐渐形成,而谭某就是赖某的其中一条下线。
“这是一个架构清晰、人员相对分散的团伙,平时活动于湖南、广东两地,这些嫌疑人在盗刷后还会将钱先打入赖某提供的各银行卡内,由专门人员将卡内资金取出后,再转到各下线银行卡内。”三门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道。
追赃挽损,监督立案
2023年6月,赖某等19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审查,2022年初至案发,赖某在明知谭某等人以购买货物等名义盗刷被害人微信、支付宝付款码的情况下,提供实名认证的POS机和由其控制的15张银行卡,供盗刷团伙作案及收取赃款,并从中指挥、协调盗刷赃款的好处费分配。经查明,15张银行卡涉及盗刷金额达1200余万元,涉及全国各地被害人共1600余名。
为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三门县检察院拓展延伸办案触角,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力争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积极与公安机关共同研究方案。在审查起诉期间,一方面通过对比银行卡账单追查涉案资金流向和用途,一旦查明系犯罪所得,依法及时建议查封、冻结,另一方面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释法说理,劝导其主动退赃退赔。经多方努力,共帮助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同时,围绕团伙作案,承办人对是否存在漏罪、漏犯等问题深入审查,综合运用引导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职能监督立案8人,其中6人已作有罪判决。
日前,三门县检察院依法对赖某、谭某等人提起公诉。经审理,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