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法医姜晓宇: 在“找茬”中捍卫自由和生命
作者:林英子 发布日期:2024-06-19 11:49 新闻来源:台州市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检察法医是做什么的?跟公安法医有什么区别?10年前,从公安法医“转行”当检察法医后,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案管办副主任姜晓宇曾面临这样的疑问。

  的确,说起法医,大家想到的一般都是“戴着手套在凶案现场勘验”“手持柳叶刀给尸体解剖”的公安法医形象。相比来说,检察法医的工作并不那么为人所知。他们不会出现在侦破大要案的第一现场,虽然也干解剖,但更多的是承担幕后的审查工作。

  姜晓宇,85后,是浙江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的6名基层专家法医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不久前刚刚获评“2019-2023年度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关于检察法医,他曾在心里下过不少“定义”——


  专门“找茬”的工作


  在公安机关当法医时,姜晓宇还不到30岁。

  “那时候看检察法医,觉得这简直是一份专门‘找茬’的活啊!”一米八的高个,长相清秀,光从外表,你很难看出,姜晓宇是个带点幽默感的东北汉子。

  他说,检察法医的工作有个专业术语叫“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简单来说,就是对刑事、民事等案件中公安机关等作出的涉及人身伤害的鉴定进行审查把关。过去,检察法医对他来说,就像个“阅卷老师”。每次“交卷”之后的心情,总是万分忐忑,生怕被揪出什么错来。因此,每一份鉴定报告,他都慎之又慎,得出的结论都要先“自我质疑”一遍。

  “所以你转到检察院工作,不会是想体验一把‘阅卷老师’的快乐吧?”见被猜中心思,姜晓宇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些年,姜晓宇可找了不少“茬”。

  铁搭档临海市人民检察院法医王盛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的一起打架斗殴案。参与打架的是两名男子,其中一方陈某某在打架过程中牙槽骨骨折,两颗下门牙事后脱落。办案单位依据咨询意见认定轻伤立案。与陈某某打架的王某某因此涉嫌故意伤害,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单从受伤程度上看,确实已经符合轻伤等级。”初看伤情材料时,姜晓宇作出了同样判断。但他发现,在证据材料中,有关损伤的形成过程,并没有过多描述。

  两个人打架过程中,牙齿到底是怎么受伤的?是被击打?还是不小心撞到?仅凭一个伤情结果及大致的打架过程,似乎还无法断定王某某与陈某某的牙齿脱落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反复观察陈某某牙齿的CT影像后,姜晓宇看出了端倪,“陈某某牙槽骨骨折过程中,存在向内和向外两个作用力,且口唇粘膜没有挫裂伤,应该不是被击打骨折。”而根据案卷记载,王某某的手臂打架时曾被陈某某咬伤。从伤口照片上看,咬合力还不小。“如果是陈某某在咬合过程中,王某某用力拉扯挣脱,就会存在向内向外两个‘摇动’的作用力,与牙齿的损伤形态正好一致!”

  也就是说,陈某某的牙槽骨骨折,实际是在攻击对方时“自伤”。“嫌疑人”王某某实际是“受害者”。据此,姜晓宇推翻了陈某某的轻伤结论,王某某被免于起诉。

  “每个法医的认知能力都有差异。对个人来说,不一定能做到所有的检验鉴定都正确,但要做到所有流程都严谨。”姜晓宇说,一纸鉴定,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罪与非罪,甚至牵扯着整个家庭的未来走向,必须严之又严。即便是最小的可能性,也要用客观事实去排除。


  在法庭上放“PPT”的人


  从事法医工作,不仅要精医学,还要懂法律。到检察院工作之前,姜晓宇也想不到,“法医竟然还得会PPT!”

  几年前,一位年轻妈妈赵某(化姓)报案称:2岁半的女儿突然下体出血,有可能是被人弄伤的。据婆婆描述,当天唯一接触过孩子的,只有金某(化姓),且当时孩子有过哭闹。为此,警方迅速将金某传唤到案。

  对于猥亵一事,金某矢口否认,但却交代不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公安机关和承办检察官结合女童的损伤鉴定及其他客观性证据,认定金某存在猥亵行为。一审法院判决金某猥亵儿童罪。

  但没多久,金某聘请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替他辩护,并对一审供述翻供。金某说,当天在玩耍过程中,孩子曾碰到身后的垃圾桶摔倒并坐在垃圾桶上哭了。辩护人据此提出,女童的伤势很有可能是摔倒时形成,还从医学角度对此展开了“专业分析”。二审法院因此将案件发回重审。

  “这完全是事后补救的说辞!”细细审查证据材料后,姜晓宇气愤地说。

  人也许会说谎,但伤痕不会。结合伤口形态,的确不排除从高处跌落形成的可能性。但女童遭受的损伤作用力有两次,且两处损伤孤立位于隐蔽位置。从损伤形态特征看,很明显致伤“工具”的接触面不大,没有伴随任何的擦伤等,不可能是垃圾桶边缘挤压所致。“专业的人一看就明白,但是不懂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容易被混淆视听。”为了让法官更清楚地了解损伤形成过程,姜晓宇连夜做了一个PPT,并以“有专门知识的人”身份出庭作证。

  结局大快人心。在他的客观分析下,一审重审及后续二审法官均认定了金某猥亵的犯罪事实。

  “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常常要出庭辅助公诉人向法官解释专业问题。光靠抽象的文字解释,不便于大家理解。”姜晓宇说。做PPT,已经成为检察法医的必备技能之一。

  2019年,姜晓宇和王盛一起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抽调办理司法鉴定“黄牛”系列骗保案。面对多家专业的社会鉴定机构,时任省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副处长洪翔带领他们精心制作了56个PPT,当庭揭露虚假鉴定手法和伎俩。最终,涉案的9名法医或有法医从业经验的被告人全部认罪服法。


  玩转高科技的新时代检察官


  太空灰色调、透明玻璃、数字大屏……走进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办公区,你会有种误闯“科学研究所”的错觉。

  这是2021年新打造的台州市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电子证据取证、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心理测试、无人机勘验取证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别人的办公室都是一小间,我们坐拥一整层楼!”姜晓宇笑着说。

  台州的检察法医队伍,不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技术力量上,在全省都是靠前的。身为台州检察院法医团队的带头人、新时代检察官,姜晓宇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落后”。单位里购置了无人机,他马上就去考了“无人机驾驶证”;这几年数字化改革如火如荼,他又把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辅助司法鉴定上。

  当事人的病情、伤情,决定了案件的具体走向。姜晓宇说,在审查实践中,法医们时常会遇到一类困境:鉴定是实时的,但病情会发展变化的。比如交通肇事案件里,有当事人会把旧伤说成新伤,法医需要根据既往病史才能精确判断;罪犯保外就医或申请停止执行拘留后,病情是否痊愈也无人知晓。

  “传统的取证需要跑多家医院,费时费力还会有遗漏,对于隐瞒就诊记录束手无策。”2022年,姜晓宇带领团队研发了法医AI辅助云平台,通过与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借助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特定损伤,实现了对案件相关人员病情、伤情审查精准化及监督动态化。

  不久前的一次行政检察专项监督中,该系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知患有疾病,依然“带病”驾驶,结果造成重大事故。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检察机关由此对“病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驾驶员的疾病严重程度怎么评判?借助法医AI云平台,姜晓宇调取了相关人员的所有就诊记录,对此进行多维度评估,为办案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在行政检察部门检察建议下,交管部门对50余名患有妨碍驾驶疾病的驾驶员注销驾照。

  在“找茬”中捍卫自由和生命;用专业知识假以PPT攻破“医学谎言”;借助AI技术做大做强监督……采访结束那一刻,姜晓宇口中玩笑般的形容词,突然让检察法医的职责在我们眼前具象起来。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姜晓宇说,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所有法医坚守的初心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