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活化石” 生态赋能共富路

——天台启动“法治护绿·古木长青”公益保护专项行动

作者:戴莉娜 厉可盈 发布日期:2025-03-13 08:55 新闻来源:天台县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浙江检察网天台讯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者,台州市天台县作为浙江省古树名木资源大县,现存登记在册古树名木共计7139株,约占台州市总量一半。为迎接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近日,天台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法院、林业等单位,开展“法治护绿·古木长青”公益保护专项行动,通过运用“专业化监督+社会化参与+法治化治理”三位一体保护模式,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动能。

 

多方联动,构建保护新格局


3月6日,该院专门邀请市、县人大代表以及县政协委员,联合林业部门、所属乡镇、法院环资审判法官,在坦头、三合两镇开展了一场以“法治护绿·古木长青”为主题的古树名木公益保护活动。为确保活动有实效,活动前,该院与林业部门会商,督促各有关部门对全县古树名木展开全面排查;活动当天,针对前期普查发现的4株濒危古树,检察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会同代表委员、林业技术专家等深入实地核查,并在现场论证措施,研究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针对周边环境整治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5条,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保护责任。

充分发挥全县33名“益心为公”志愿者行业专家及643名乡镇网格员“属地管理”的优势作用,建立古树名木巡查制度,推动志愿者、网格员以点带面形成全县联动,实现“网格爆料、检察报到”动态联动,确保古树名木监管无死角。今年以来,检察官共收到爆料线索5条次。

 

守护古木,传承历史记忆


在南北朝著名学者顾欢(420—483)亲植的千年古柏前,检察官与技术专家共同勘查古树生长环境,推动将这棵柏树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目前,申报程序已经启动。

在灵溪村两株南京椴菩提树保护过程中,检察官专门组织电视台记者深入该村采风,邀请老干部、老村民讲述这株菩提树枯枝逢春的“传奇故事”,以媒体正面宣传扩大古树名木保护影响力。

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古树名木知识的宣传推广,在街头镇九遮山晋榧树公益保护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将检察听证会特地开在古树名木现场,并邀请村民参与制定保护方案,通过此类“沉浸式体验”提升普法教育实效。

该院以案件化办理为抓手,持续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继2024年对坦头镇古朴树、街头镇晋榧树实行公益保护后,2025年又对泳溪乡古朴树、银杏树展开公益保护。

 

价值重构,激活发展新动能


“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是活着的历史,通过检察监督筑牢生态屏障,让古树名木成为天台共富路上的绿色名片,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天台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周志强表示,自该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他们就着手构建古树名木“保护-认证-利用”全链条工作体系,全力推动古树名木在法治守护之下,成为共富路上一道新的生态地标。

为此,该院推动林业部门与保险公司对接,计划引入古树名木责任险;同时,建议部分古树名木所在地乡镇、村居,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鼓励筹划古树榧、籽等周边产品拍卖;日前,在检察院推动下,天台县正探索建立古树保护与文旅融合机制,通过建立古树名木“网红名单”,以“打卡地图”方式带动所在地民宿、周边农家乐增收。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落地,将古树名木的宣传、利用与经济、文化进行多元融合,最终实现生态价值向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