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察网丽水讯 一家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两年间竟接连发生5起员工挪用资金案件。2025年5月9日,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检察院针对A企业存在的管理风险隐患,“面对面”送达检察建议,为企业开出“治理良方”。
A公司是一家大型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企业,业务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共有4000余名员工,为各类建筑项目提供设备租赁服务。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该公司先后发生了5起工作人员挪用公司资金案件,涉案资金累计达126万余元。
莲都区检察院碧湖检察室的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发现,这些案件看似分散在海南、广东、江苏、浙江等不同省份,作案时间与空间跨度大,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 涉案员工均为销售部门业务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在收取客户设备租赁款时私自挪用款项归个人使用,挪用时间均长达1至2年。
检察官深入剖析后发现,这些案件暴露出A公司在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岗位职权过度集中,缺乏有效制衡,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薄弱,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莲都区检察院打破就案办案思维,迅速成立办案组,对A公司展开全方位 “法治体检”。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结合案件特点与企业实际情况,检察官从完善资金监管制度、构建岗位制约机制、强化员工法律意识等维度,提出一系列具体且有针对性强的整改建议,旨在帮助企业构建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的防控体系,从源头上杜绝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5月9日,莲都区检察院向该企业制发检察建议并于当日当面送达。送达《检察建议书》后,检察官与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认真倾听企业在案发后内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堵点与难题,并给出可行建议,助力企业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风险防控与经营效能的双提升。
为切实提高该公司员工法律意识,检察官还在现场开展了一场《预防涉企犯罪》的专题法治讲座直播。通过模拟职务犯罪场景、剖析典型案例,对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涉企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详细讲解。该公司各地区域管理人员约40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同步参与学习,实现了法治教育的广泛覆盖。讲座结束后,检察官向现场听课人员发放了《企业内部贪腐犯罪风险防范指南》,明确企业的法律红线。
“检察机关的指导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我们在规范管理上有了更清晰的方向。”A公司相关负责人由衷感慨。
从个案办理到行业治理,从惩治犯罪到源头预防,莲都区检察院利用涉企案件集中办理优势,以司法办案为切入点,深化“个案分析—风险预警—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将司法办案的"后半篇文章"转化为企业发展内驱力,不断推动法律监督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