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四步调解打造刑民一体解纷新范式
浙江检察网宁波讯 “原本以为人生就此崩塌,从此背上巨额债务,没有想到检察院为了我这么一个外卖员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和努力。” 23岁的外卖骑手李某某在不起诉宣告现场几度哽咽。这起看似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背后,折射出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矛盾纠纷化解领域的努力探索。
李某某系某外卖平台的一名骑手。2024年7月21日,他在骑电动自行车送外卖途中,与同方向前行走的被害人赵某某发生碰撞,造成赵某某受伤及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后赵某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李某某承担本起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2024年10月30日,李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送至鄞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发现,李某某此前无犯罪记录,事后主动报警,积极施救,并多向次家属道歉,案发当天为了赶在系统规时间内完成订单,车速过快且未尽到注意义务。李某某认罪悔过态度好,且有较强的赔偿意愿,但扣除保险赔偿金额后,需赔偿的金额对其仍是较大数目,平台方多次催促他筹款赔偿,但是李某某四处借钱也只筹到5万元用于支付部分医药费。
承办检察官仔细审查案件后发现,李某某虽被标注为“众包骑手”,但目前工作的服装、排班、跑单均受片区负责人约束并接受每周例会培训,其承受平台严格管理、承担与“专送骑手”一样的工作内容,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劳动关系界定模糊、权益保障存在缺失。
“就平台跟李某某签订的网约配送员协议内容,属于承揽合同性质,合同中约定因李某某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均应由李某某承担。但实际上,平台对李某某的接单配送行为具有较强的支配性。我们认为,不应只从合同的性质来判断,而应实质性审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承办检察官解释道。为此,检察机关认真审查众包平台与骑手的法律关系,通过仔细调查李某某的用工形态,结合人社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最新规定,精准锁定平台用工管理实质。
“李某某与平台之间系明确的劳动关系,这起事故系李某某在履行职务行为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平台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全面厘清核实民事赔偿责任方后,我们把众包平台列为第一被告,这样既能保障被害人胜诉后的合法权益得以尽快落实,也避免了李某某一方因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导致的不公平,充分保障了其作为劳动者的应有权益。”
在法院审理阶段,检法两家齐发力,一方面向众包平台释法说理,阐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多次和被害人家属进行沟通,倾听诉求。在了解到被害人突发意外之后,治疗费、丧葬费等费用巨大,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检察官建议被害人家属先行申请司法救济。2025年1月20日,被害人一方向鄞州区检察院提出国家司法救助申请,该院第一时间启动司法救济程序,开通绿色通道,48小时内完成2万元救助金审批发放,解决被害人家属燃眉之急。
“这笔救助金对我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让我们感受了检察机关在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拿到司法救助金的被害人家属十分感激。
2025年3月4日,经检法两家联合调解,该案的民事赔偿终于达成调解,最终平台公司支付赔偿款45万元、李某某支付赔偿款3万元、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款20万元。考虑到李某某认罪悔过态度良好、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并取得被害人谅解,鄞州区检察院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当前,新业态蓬勃发展,检察机关用法治力量守护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本案首创的刑民一体案件“事实解构-责任重构-多元手段-关系修复”四步调解法已成为鄞州区检察院该类案件的标准流程,系统性地破解刑民交叉案件中责任认定、赔偿比例分配、诉讼程序衔接的三大难题。“我们要深耕矛盾纠纷化解传统优势,继续做好检察办案和矛盾化解同步推进工作。”案件承办检察官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