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活化石”一周年 共绘桑基鱼塘生态保护新画卷
作者:王珊珊 发布日期:2025-05-08 14:11 新闻来源: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浙江检察网湖州讯 近日,《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桑基鱼塘系统《司法保护令》颁发一周年恳谈会在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召开。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及村民代表齐聚一堂,以 “法治护航与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共商桑基鱼塘系统 2.0 版发展新路径。

恳谈会上,南浔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赵坤尧立足公益诉讼职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在促进桑基鱼塘风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和孚检察室主任张函骞围绕桑基鱼塘的司法保护,介绍了检察室的相关工作职能,并将重点立足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双重职能,与本院公益诉讼部门共同建立生态违法线索快速研判和联合办案机制,为桑基鱼塘生态保护提供法治护航。

作为守护桑基鱼塘的重要力量,南浔区检察院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释放“共联检察”优势效能,通过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公益诉讼磋商等机制,推动6项破坏生态问题整改。同时,将保护区内30余名专职管理员纳入监督体系,构建起“动态巡查+即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让千年生态农业系统始终处于“法治守护圈”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浔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于2024年5月发布浙江省首份农业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破坏性开挖鱼塘、损毁塘基桑树等行为,并引入公益诉讼条款,实现了执法司法的协同发力,为桑基鱼塘的法治化保护筑牢屏障。

一年来,在“立法+司法+乡规民约+公众参与”的全方位保护网络下,桑基鱼塘的保护成效显著:违法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村民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塘基修复率达95%以上,“塘泥育桑、蚕沙养鱼”的生态循环盛景重现。此外,当地还培育出“人大代表农遗监督保护专业小组”“鱼桑义警队”等志愿者队伍,让法治保护与民生发展同频共振。和孚镇依托法规“活态传承”条款,建成百余个桑蚕鱼种质资源库,开发7项研学课程,带动农文旅产业年收入超1亿元,让古老的鱼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也让村民切实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从法治守护到活态传承,从问题整改到产业振兴,南浔区检察院始终以“共联检察”为纽带,串联起保护与发展的双向通道。下一步,将继续深耕生态司法保护领域,发挥检察室在地优势,让这颗千年“活化石”在法治的阳光下持续绽放生机,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